经络学说的发现以及形成是中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可以用“无经络,无中医”来形容。
中医认为,叛定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阴阳平衡,气血两旺。”而承载气血循行于各脏腑、各肢节的通道就是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如果经络不通,气血将流注不畅;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将因营养不济而受损,人就会逐渐生病。如果此时不善加调养,终将小病成疾,积疾成病,最终将失去健康、乃至生命。

中医说,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有十二经,天有十二时;每一时辰气血循行一经。循行一圈为一日,周而复始,统摄全身气血,运此及彼,脏腑得其所养。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因为只有道路通畅才可货通天下,才可变货为钱,才可发家致富。人体健康亦一样,要想身体健康,经络必须通畅,因为只有经络通畅,循行其内的气血才会流注各脏各腑,各肢各节;各脏腑、肢节得其所养,才能健康;各脏腑、肢节健康了,其功能才可健全,人才能健康。
糖尿病,古曰“消渴”,根在厥阴;厥阴有二,一曰足厥阴肝经,二曰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为风木,风木主气;手厥阴心包为火;风在下,火在上,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心包之火挟肝风而上刑于肺,将渴而多饮,为上消;心包之火挟肝风而刑于胃,胃中风火相煽,食入犹如转轮,故食而易饥,为中消;心包之火挟肝风入肾,搅动海水,肾气不能收摄,遂成多尿,为下消。见郑钦安对糖尿病之论述。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总结就是“三多一少”,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一少即体重减轻。对照中医的描述,多饮即上消,多食即中消,多尿即下消,如三消齐聚,则说明此人肝、心包、肺、胃、肾均已受损,需综合调理。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医学观点就是病人体内血糖浓度过高,需要降糖。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就是我们体内某些脏器对糖的吸收、转换和合成代谢功能失调所致。
如正常人是在饱餐后由肝脏将多余的血糖转化为糖原,而在饥饿的时候肝脏又将这些糖原转化成葡萄糖重新送入血液之中,维持血糖浓度。低血糖就是典型的肝功能损伤,不能在饥饿时将体内的糖原有效转换所致。所以低血糖病人在饥饿时要赶紧进食,以维持血糖浓度。
除了肝的糖转化以外,还有胰岛素的激素调节。当体内血糖浓度升高以后,胰腺会分泌胰岛素,然后对多余的血糖进行合成代谢。如果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数量有限,亦将直接影响血糖的合成代谢,从而造成血糖浓度升高。所以现代医学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药物来补充体内胰岛素,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有人说,中医讲生成,西医讲现象。我很赞同这一点。
西医之现象,就是说当我们血糖升高了;血压增高了;血脂增高了;尿酸增高了……这些升高、增高就是现象,西医只要想办法让高出的部分消失就达到了治疗的效果。但是,今天增高了,我们用药物进行了抑制,明天如果没有用药物进行抑制,就还会再次升高、增高,这也就是西医治标不治本的根本原因。
中医讲生成,是指中医会去分析血糖为什么升高;血压为什么增高;血脂为什么增高;尿酸为什么增高……然后用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一系列方法去调理相应的脏器、经络、穴位,从而让脏器的功能恢复正常,以达到治本的目的。但这是一个慢长的过程,非一日之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血糖、血压、血脂、尿酸……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就说中医治不了病。
笔者认为,中西结合,标本兼治,患者应该这样去接受中西医的治疗:在用中医的中药、针灸、推拿、食疗治本的同时,还要同时服用治标之西药,然后逐步减量,最终达到不用西药去降糖、降压、降脂、降酸的目的。
前面我们说过,郑钦安对糖尿病的总结:糖尿病是肝、心包、肺、胃、肾,五脏腑失调所致。既然这五脏腑失调,那么循行其器的经络必然不通。而推拿按摩、点穴则是疏通经络、恢复穴位功能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中央10台曾有一期科学探密节目,报道了河南普通保健技师宋文喜用全身经络通调的普通推拿按摩保健方法,一次推拿按摩降糖4.6。这充分说明推拿按摩调理经络、穴位对糖尿病的直接影响与成效。
因此,对糖尿病的中医调理,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选用经络、穴位进行调理,因为经络、穴位调养方法、简单、易学,而且效果持久。
汤银平
2018.11.28 于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