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元和98元的维生素究竟有什么区别?
作者: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294  更新时间:2019/8/7 16:43:49  文章录入:骆驼

现在大家都非常注重健康

不少人每天都补充维生素

不过,市面上的维生素补充剂花样百出

泡腾片、咀嚼片、含片

......

让人眼花缭乱

价格差别也有点大

2元到98

相差近50

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呢?

和低价维C相比

高价维生素只是多了“添加剂”吗?

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管营养师梁婷婷介绍,医院2块钱的维C一般是纯维C,是药品;而药店买到的大部分是保健品,保健品无论是从提纯的工艺还是从添加的辅料来看,都是和药品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二者价格的区别。

相比之下,2元左右的维C,口感较差,容易受潮。而经特殊工艺加工、添加了不同辅料的维C片,有的便于携带、有的口味多元,能够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不过说到底,在维C含量相同的前提下,药用维C和保健品维C在功效上确实没有差别。

多吃维C 对身体好?

部分保健品维C被做成各种水果口味,成为了不少孩子喜欢的零食,一些成年人也会将其作为日常保健品服用。

医生提醒,补充维C有讲究,过量、过度有时会适得其反。

 

“大量摄入会导致草酸钙的堆积,引起结石 ,大量的摄入反而有些副作用。有一些糖尿病的病人,要看成分里面是不是含有葡萄糖,是不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类的成分,对这群人来说大量补充维生素C反而是没有好处的。”梁婷婷说。

维生素过量 可能中毒

当下,有病没病来点维生素

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

C、维B、维A

复合维生素......

多补充点反正有好处?

不!

维生素并不是多多益善!

就拿维C来说

如果你不是生活在高温或高寒环境中

如果没有接触汞、锌等有害金属

其实没必要刻意去补充维C

服用维生素的前提条件是

掌握“适合”和“适度”两个原则

什么是“适合”?

“适合”是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来定制补充方案。

如感冒病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防脂肪肝的辅助成分。

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消耗。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机体容易缺乏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

什么是“适度”?

“适度”强调的是不要盲目补充。其实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一定量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则会引起中毒。

比如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的中毒综合征,导致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

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如一次剂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服用5万——10万国际单位,6个月左右可发生慢性中毒。

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

维生素E过多会导致出血倾向。

总的来说

平时多吃水果蔬菜才是最好的

单一补充某种维生素

并不能把营养价值发挥到最大

平时注意营养素均衡的膳食

身体机能才能发挥最佳